坐便器用水是居民生活用水的大户,约占居民生活用水的50%。坐便器是一种排水具有瞬间洪峰流量特征的卫生器具,其排水具有 的代表性。卫生器具的个体性能很重要,因此也有许多关于单个坐便器的性能试验 。但是坐便器并不能独立设置,它终究是需要设置在排水系统中才能实现其存在的意义,所以 坐便器对整个排水系统的影响很有 。
建筑物内各卫生器具的排水具有随机性、不定时性,因此排水系统的排水是断续的非均匀流,立管中的排水流量断断续续、时大时小。坐便器作为建筑内使用频率高、排水量大的卫生器具代表,很有 其在排水立管中的汇合流量。此外,排水系统类型的不同对汇合流量是否有影响也值得思考。
利用自主 的汇合流量测量装置,仅对伸顶通气系统、通气系统和单立管系统中的不同坐便器排水个数与不同排水时间间隔组合条件下的汇合流量进行了对比性 ,未考虑系统内的压力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排水时间间隔相同的条件下,汇合流量随排水器具数的增加而增大,且三种系统的汇合流量无明显的大小关系,即排水系统类型对汇合流量影响较小;而当排水坐便器个数 的条件下,三种系统的汇合流量均随着排水时间间隔的不同而有明显变化,即排水时间间隔对汇合流量影响严重。
本文还将伸顶通气系统与通气系统、伸顶通气系统与单立管系统的实验结果结合对集流时间的测定与理论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通气系统和单立管系统通水能力大于伸顶通气系统的原因在于这两种排水系统的水流截面积大于伸顶通气系统的水流截面积。
建筑排水系统的 大通水能力是《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母规范)制定、修编的基础,也是规范化设计的基本依据,各国各地区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比较如下:
①排水立管 大允许排水能力。以管径为DN100的塑料伸顶通气系统为例,我国规范允许的为5.4L/s,日本与欧洲允许的分别为3.8L/s和4.OL/s。可见,我国规范的允许值与日本、欧洲标准相比,分别大18.4%和12.5%。若以通水能力5.4L/s为参考标准,按普通卫生间的三件套(大便器、浴盆及洗脸盆各一件)配置,DN100仅设伸顶通气管的排水立管可容纳40层以上的污水。
②排水立管可接纳的卫生器具数量。依据不同 的规范标准,按照每层以普通卫生间的三件套(大便器、浴盆及洗脸盆各一件)接入排水立管,以DN100的排水管工况为例,采用我国的规范计算公式计算将可接纳17个楼层的器具排水,按照欧洲和日本标准计算,则分别为12层和4层。对比发现,在相同条件下,我国所允许的排水立管接纳卫生器具数量相较于欧洲与日本,要多很多。
③以管径为DN110的伸顶通气排水立管为例,采用45。斜三通连接时我国规范允许的排水能力是4.0L/s,且当排水层数在15层以上时,宜乘以0.9的 系数。借用日本的实验装置测试,当排水层数为6层时,系统的排水能力为2.5L/s;当排水层数为10层时,系统的排水能力为2.OL/s;当排水层数为17层时,系统的排水能力为1.5L/s。可见,使用 的测试方法得出的数据与中国规范的数值差距很大。
通过上述三点比较,尽管很难简单的评价各国标准、规范的准确度,但可以看到 规范在排水立管的应用上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另外,我国母规范中所涉及的关键数据,制定《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时所进行的平壁管材排水立管定常流法和瞬间流法实验等,多是借助日本的测试塔、测试方法、管材完成。众所周知,日本的用水习惯与我国的用水习惯存在着较大差异,比如日本人有泡澡的习惯,每人每天 少泡一次。而在我国,这一现象并不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