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普森金属
发布日期:2023-06-28[一]、大型体育场馆的公厕布局策略
1、体育场馆地段特点
大型体育场馆区的主要特点是场地相对空旷,是大流动人员聚集的场所,需要较大面积的流动人员集散广场,且使用时间一般非连续性。当有赛事活动时,流动人员达到顶峰;而没有活动时,则几乎无人问津。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中规定,流动人员密集区应区域4~11座/k㎡,公共厕所用地面积为80~170㎡。
2、布局策略
对于体育场馆区,在场馆正常使用期间,场馆内部公厕已经可以解决观众的如厕问题。在大型比赛连续召开阶段,室外宜设置大量活动公共厕所,还可以根据每场比赛的预售票流动人员量进行数量的调节,灵活方便。北京奥运会中即采取了这种手法。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场馆建筑设计阶段将内部厕所设计为可对内对外同时使用,那么当没有赛事举办时,对大众开放厕所使用权,成为城市公厕一部分,也可以为民众服务。
[二]、住宅、建筑卫生器具建议
(1)所有公共卫生间内应设置非接触式的蹲式大便器。
(2)《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以下简称《标准》)第3.1.8条:“公共厕所应适当增加女厕的建筑面积和厕位数量。厕所男(坐、站)蹲便与女(坐)蹲位的比例宜为1:1~2:3,公共厕所宜为1:1。商业区域内公共厕所宜为2:3。”公共厕所应适当增加女厕的建筑面积和厕位数量。厕所男蹲位与女蹲位的比例宜为1:2~1:2.5。公共厕所宜为1:2商业区域内公共厕所宜为2:3。
(3)《标准》3.3.2条:“公共厕所的大便器应以蹲便器为主,并应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比例的坐便器。大、小便的冲洗宜采用自动感应或脚踏开关冲便类遣。厕所的洗手、洗手液宜采用非接触式的器具并应配置烘干机或用一次性纸巾。大门应能双向开启。”公共厕所的大便器应采用有前挡的不锈钢蹲便器,并应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比例的坐便。
(4)《标准》第6.0.2条表中大便器项目:“坐、蹲式单独大便器和应设比例坐便器。”蹲式单独大便器和应设比例的残疾人便溺用卫生器具。
卫生设备配置的数量应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公用厕所男女厕位的比例中,应当加大女厕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