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动态移动首页
公共无障碍设计发展及景区公厕常见问题

<一>、日本公共无障碍设计发展
在考虑老龄化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在注意解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教育、社会福利、年金等问题的同时,也在开始着手改变他们的居住及生活环境。日本的一些专家认为,要造就一个适合老年人生活的环境、地区、家庭,只有延长老年人、残疾人生活自理的期限,才能从根本上缓和因老年人口增加造成的抚养系数日益增加的矛盾,减轻一部分只有半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给家庭、社会带来的负担,他们认为,建筑设计只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健康的成年人为对象是很不的.应把全体公民都能利用作为设计的标准,使老年人和残疾人也能同健全人一道共享社会物质文明之果,其目的是要求提高这部分人口常生活的自主程度,扩大他们的生活圈和活动范围。1971年建设省在东京都建立了二百套轮椅公营住宅;1972年房产公司开始提供老年夫妇住宅;住宅金融机构也实行青年人与老年人同住补贴制度,同时厚生省为老年人、残疾人供应浴缸、便器等生活设备,并资助他们从事住宅改建。在此基础上,1973年厚生省为改造社会环境,提出了“福利城市政策”,其宗旨是,城市建设要体现文明,关心所有公民,包括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主要内容是建议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在指定地点实施下列要求:交通路口应配置设施;公共场所配备轮椅;公共场所为残疾人开放;修建残疾人厕所;为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浴缸,周围墙上应装扶手,有要求的地方配备移动式浴缸车;公共厕所内除正常的蹲便器外,为老年人、残疾人设置带扶手的坐便;为残疾人住宅装电话,建立电话服务网;对广大公民进行关心残疾人、老年人的启蒙教育。按照这些要求,日本指定了53个城市,经过三年的努力,实施了以上条款。1979年厚生省为进一步推进“福利城市政策”将上述条款又扩大到10万人以上的城市,强调不仅社会环境应为老年人、残疾人创造便利条件,住宅建设也加紧。改变老年人、残疾人居住环境,建造数量的住宅,给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
1973年建设省要求职业介绍所、劳动监督署等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单位先做起,便道的路线和入口以坡道取代部分台阶。1975年建设省完成了“考虑残疾人的设计资料”,要求设计部门参照执行。1980年建设省修改了“公营住宅法”规定单身老年人、残疾人优入公营住宅。1981年在残疾人年,日本建设省提出了“考虑残疾人的设计指南”。1982年日本建筑师联合制定了“考虑残疾人的建筑设计标准”。与此同时,文部省也要求公立博物馆要考虑使用轮椅者进入的问题,邮政省要求改变邮局入口,门前设坡道并采用电动门。1975年警察署公布了统一的视觉残疾者信号装置。
<二>、景区公厕常见问题
1、卫生状况差
景区公厕年久失修、外观破旧、内部破损、屋顶渗漏、内墙剥落、设施损坏、引水排污不力的情况也很普遍,这样的景区公厕成为景区的卫生死角。厕内蚊蝇滋生,蛛网吊灰,地面污浊,游客无处落脚。这样的现象以旱厕居多,异味明显。少数水冲式景区公厕也因设计、管理等原因而未达标。
景区公厕的排污应及时到位,并集中统一处理。景区应充足的水源及时冲洗,实现及管路无污垢、无堵塞、无滴漏、无破损、无污迹、无蚊蝇,给游客创造清洁卫生的用厕环境。因为,景区公厕卫生状况差,会使游客在游赏过程中积累的美好体验产生心理落差,影响游览情绪。游客在景区中进入公厕,虽然不求享受美食的那种口腹之愉,但既然身处美景之地,也希望自己用厕的环境能有着与秀丽的风景保持一致的美感。
2、功能单一
目前国内八成以上的景区公厕功能单一,仅是游客的方便之所。游客排泄之后便匆匆离开。景区公厕不应仅仅满足游客的排泄需要,还应为游客提供专门的休憩空间,供游人在环境怡人的休憩空间驻足休息、等候、照相、吸烟等等。这就使得景区公厕的功能较之于城市厕所为,具多样性。
3、厕位比例不
景区公厕的厕位与游客容量不相适应。女厕门庭若市、男厕门可罗雀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景区中男、女厕面积对等,甚至男厕大、厕位多,导致男厕的实际容量远大于女厕。2000年以前的规范中存在女厕蹲便器数量要求偏低的问题,目前多数规范都在修订和调整。



上一篇:残疾人厕所的设置同卫生间室内洁具便器应用
下一篇:不锈钢打包坐便器的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同如何确定

技术支持:驰业科技